法国大革命是暴力革命,砸烂的就是旧权威,合法性自然没有讨论的必要。但是就合理性而言,大革命自从爆发到现今时代,的确有很多人对于以暴力革命推翻王室封建统治的做法持坚定的反对态度。而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大革命的形象则趋于复杂化并有往负面转化的趋势。他们对于大革命的否定,大致可以归因为以下三个方面:1.大革命十年里出现了巨大的恶性动荡和残暴杀戮,血腥残忍令人发指。2.大革命结束后法国政治格局长期不稳定,政权多次更迭却未能建立持久的新政体,王国与帝国多次回归。3.大革命造成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竞争力的严重下跌,被百年老冤家德国两次打败(普法战争,二战),一次因为盟友的支撑才将将险胜(一战)。这三条都是无可回避的历史事实,但是,他们是否足以构成对大革命的否定呢?
大革命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自身却不应被指责错误与罪孽
法国大革命严格意义上说不是由意外开启的,无论是指导革命的意识形态思想还是被压迫阶级的不满仇恨都经过了长久的积累。与其说1789年三级会议是导火索,不如说是大革命各项条件成熟后顺理成章打开的大门。就大革命初期的情况而言,人们的确希望能够以一种比较保守文明的方式让这次变革以君主立宪的方式稳定下来。应该说长久的启蒙思想灌输与法国几百年封建王权统治的现实情况的确让这种期望符合逻辑。但是人们并未意识到,革命爆发后,其走向就不是人能控制的了,最后革命从保守克制变化到混乱残酷血腥。
观察大革命的整个过程我们会发现,从革命开始一直到拿破仑上台,并没有出现过强大的核心领袖。哪怕给后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罗伯斯庇尔,也不过是革命进程当中的匆匆过客,最终被热月党人轻易推翻掉。本质原因就是这些政治人物和他们背后的政党团体都只是领航大革命的“临时工”,当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时,他们便会被无情淘汰掉,换上更能应对现状的人,最后拿破仑成为那个收尾的人。因此我们与其说大革命当中发生的杀戮是出自具体人物之手,不如说那些死去的人是死于大革命本身,死于决定大革命发展走向的逻辑链条。哪怕像罗伯斯庇尔这样的“杀人狂“”,其发动恐怖统治的初衷也绝非是享受生杀大权的快感,而是他“认为”这些行为措施是维护革命所“需要”的。
罗伯斯庇尔的执政的确护送着大革命走出最危险的一个关口,国外干涉军被打跑了,国内叛乱被镇压了,物价也稳定了。而革命取得的很多阶段性成就也得以被保存。当完成了这些阶段性的任务后,罗伯斯庇尔也可以“退场”了,恐怖统治也可以告一段落了。
这样看来恐怖统治时期的杀戮似乎是“值得”的,那些上了断头台的人没有“白死”。由此我们不得不得出这样一个令人悲伤的结论:就像生活当中很多被认为不体面的工作却必须有人去做一样,朝着大方向前进的历史进程,也必须有人将自己的生命血肉填进去为其提供养料。这些人,有的是出于个人意愿的英雄主义,而绝大部分就是被历史的漩涡无情吞噬。作为普通人,只能祈祷国家间和平,社会和谐稳定,让突如其来的不幸变故不要临到自己头上,但也只能是祈祷,这就是重大历史变革时期个人最真实最无奈的命运逻辑!
因此,与其谴责大革命的混乱血腥,不如感叹大革命付出如此惨重代价后还是能将丰厚的成果保存下来并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那些绝大部分活下来的人有更好的基础去建设向往中的社会。这才是真正值得被肯定的地方。
1789年的美好期望是如何演变成1793年的内战和恐怖的?为什么任何一代暴君都做不出来的草菅人命会发生在争取民主共和自由人权的道路上?为什么建立一个民选的宪政政府的努力会在1799年被强人统治取代?大革命不仅留下政治遗产,也带来了很多有益的课题,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经验教训,但将这一切作为否定大革命本身的依据,则是本末倒置。
欧洲大陆是大争之地,一国政治体制变迁受到众多复杂因素影响,政治混乱的锅,不能由大革命来背
19世纪的法国历史极为波折。共和制在大革命后经历6次政权更迭才终于被确定了下来,其中4个政权居然是王国和帝国,由此的确让很多人认为大革命开启了法国的政治混乱传统,并且帝制频繁回归也让大革命有了种“白忙”的意味在里面。那么这种现象到底该如何被看待呢?
大革命不是孤岛上的“家务事”,法国处在欧洲大陆这样一个相互竞争相互攻伐的大争之地,外部因素对其政权变化影响是巨大的。拿破仑因为在意大利的胜利积累威望助其成为皇帝,也直接因为对反法同盟战争的失败而退位。路易十八也是在外国的支持下登上王位。拿破仑三世借助法国人民对拿破仑时代的怀念成为总统和皇帝,而他对法国统治的终结也是由于对普鲁士的战争惨败。由此可见对外关系是法国政权更迭的一大重要原因,但其本身却极其不可控。这是法国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是无法摆脱的地缘宿命。
尽管政权交替得让人头晕,革命的灵魂内核与政治遗产却始终坚挺地贯穿其中。拿破仑用强权与法律将大革命的成果的精华固定下来,并用“人民皇帝”的身份来维持自己的合法性。路易十八刚复辟就宣布保障人民宪法权利并将拿破仑《民法典》的部分内容保留下来。拿破仑三世能成为皇帝,也是通过选票和民意来作为政变的基础。法国人民推翻过波旁王朝,就有能力推翻任何一个反动政权,能砍下路易十六的脑袋,再砍下其他国王的脑袋也无需大惊小怪,他们绝不再去长期忍耐。
路易十八面对革命后的法国小心翼翼地熬完了自己的国王生涯,而他的弟弟查理十世因为大开历史倒车,妄图恢复大革命前贵族特权则被法国人民无情赶下台流亡国外。号为“法兰西人的国王”路易-菲利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还是因为民生状况糟糕而无奈退位。拿破仑三世在坚持了8年的独裁统治后,也不得不向人民妥协,将国家政体向自由主义、议会政治演变。而在他本人在色当兵败色当后,他那18年还算稳定的统治也被起义人民即刻推翻。
把拿破仑到第三共和国之间的70多年政治动荡归咎于大革命的发生,就好比现实当中的年轻人从名牌院校毕业多年后,将事业的不顺利,婚姻的不幸福,子女教育的不如意,归咎于自己错误地选择了高等教育的道路,简直岂有此理!这样的道理我们中国人应该更加感同身受。辛亥革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整个中国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二十世纪后甚至进入了全面内战时代,直到蒋介石能够将整个中国表面上统一起来。后人都公认那是一段非常不堪的历史,但没有人敢否认辛亥革命推翻清帝的作为。历史的行程从来都是一代一代人接力走下去的,每一代人都肩负着自己这个时代的责任,前人栽树,后人仍需剪枝浇水,若是将一切不幸都往前溯源,那将是毫无意义的可悲行为,不会给民族国家任何看得见的出路。
因此,与其说大革命引发了后续的政治动荡,不如说是用后面的历史来考验大革命的成色如何,也让大革命后的法国人民得到更多的试错与锻炼来将共和体制完善下来。事实证明,大革命的成果的确真金不怕火炼,而最终成立的第三共和国一直延续到1940年二战爆发。
国家是行驶在时间长河上的航船,任何不以时间跨度来讨论竞争力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欧洲传统军事强国普鲁士在铁血首相俾斯麦的带领下,于19世纪60年代迅速崛起,并在1870年普法战争击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从此以后德国便作为法国的噩梦般的邻居存在,两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血腥交战5年,法国和英美等强权盟友并肩作战,最终才将将惨胜,赢得了对德国的有限胜利。而在短暂的20年和平后,再次崛起的第三帝国在1940年的法兰西战役中给予了法国最严重的羞辱,45天让上一场战争的主要战胜国投降,并且将其占领4年。虽然最后法国在西方盟军的帮助下实现了民族解放并再次拥有了战胜国身份,但其在战争初期的迅速战败投降的耻辱却无法被抹除,各种“辱法”段子也在中外互联网上层出不穷。
作为欧洲大陆乃至全世界食物链第一梯队的两大强权,法德两国的军事工业和科技水平事实上差距不大,人口土地资源等自然禀赋也体量相当。然而法国在70年里被对手两次攻破首都,其中一次还被彻底占领。自然只能被认为是政治体制的问题了。由此引发了很多人认为民主共和的法兰西因共和的“混乱低效”而打不过专制德意志的“高效统一”,进而将其归罪于大革命直接导致了法国的竞争力遭到重大损害。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这种表述就不准确。大革命后很长时间是法国对普鲁士和欧陆其他强国有优势,而且是碾压性的优势,这种优势让普鲁士几乎被拿破仑的军队灭亡。其次,欧洲作为一个战争频繁领土经常变迁的地区,国家间的实力对比也是随着多重复杂因素不断变化着的。很多在今天能被人们轻易列举出来的工业强国在两三百年前或者并未统一,或者还是不起眼的国家。而有的国家曾经是强权,后来却因为战争而逐渐式微。
相比较而言,德国压制法国的这段时间在欧洲历史当中只是很短的一部分。而更应该被强调的是,竞争力不仅是国家自身实力,还包括了利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战略所取得的实力加成。说白了就是国家领导人和领导阶层的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
普法战争让法国割地赔款损失惨重,但在政治认知上获得了升级。法国人从此认定了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永远不能再交给像拿破仑.波拿巴或者拿破仑三世这样的强人手中,国家被掌控在政治强人的手中或许会获得一时的辉煌,但辉煌后却更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深渊。必须将权力归于广大人民的民意与政治精英们的群策群力,排除领导人的个人私心与心血来潮,以最客观冷静务实的态度来走好每一步决策。而这种认知升级就是来自于大革命,来自大革命能让全体法兰西人都能参与到争论和思辨的政治遗产中,这种遗产是始终没有进行政治大变革的德国所不具备的。
德国依靠俾斯麦和一小撮政治军事精英们无与伦比的才华实现了统一并成为欧陆头号强国,但也从此和强人政治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当德国决策层不再有俾斯麦这样的大脑后,其外交政治水平就变得极端低下,外交环境也越来越恶劣,最后竟让本可以凭借实力左右逢源的德国成为了欧洲强权共同的恐惧并导致德国无奈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此相反,法国人正确务实的外交战略让自己捆绑了英俄这样的强权盟友,在世界大战中实现了对仇敌的围攻。事实上,法国能够在一战成为战胜国与自己的盟友体系绝对无法分开的,开战之前,法国政治家们正确的外交战略就已经实现了对德国的政治碾压。
德国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由于长期缺乏民主政治的锻炼,战后德国民主政体脆弱不堪。由于经济危机的到来,德国再一次迎来了强人独裁。而这一次全体德国人民和他们的未来都成为了阿道夫.希特勒一个人的赌注。
二战爆发后,就像70年前俾斯麦+老毛奇的组合战胜了法兰西第二帝国那样,这一次德国依靠希特勒的灵感和曼施坦因的才华将法国彻底击败,实现了民族复仇!但是,德国人民短暂的快感过后却是再也下不了赌桌的悲哀。当希特勒快速灭亡苏联的赌博失败后,他本人不仅没有任何可能离开权力,反而变得更加专横固执。
随着希特勒的灵感越来越不起作用,反法西斯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德国的失败最终成为定局。德国在三年的时间里几乎看着自己一点点被推向悬崖,却因希特勒不成功就毁灭的赌徒心态而动弹不得,完全碰触不到政治解决结束战争的可能性。事实上,在临近战争结束的时候,希特勒的确是希望德意志民族干脆灭绝算了,而此时那个被人嘲笑45天投降的法国,早已实现了解放,法军和盟军也一起在德国的领土上狂飙突进!
二战后的德国,得到的是一个更加悲惨的结局。大片核心领土被永久割让,上千万人民背井离乡,剩下的国土还被分裂成东德西德。虽然随着苏联解体德国重归统一,但将近半个世纪分裂的代价导致东西两部分相互难以融和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反观法国,虽然不算令人信服,但还是在战后成为了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法国至今都是欧洲大陆唯一掌握核武器的西方国家,并在全球范围内都得有相当的地缘影响力。而这些结构性优势是长期被美国驻军,只能依靠经济实力有限操控欧盟的德国所完全不具备的。
国家是一艘行驶在时间长河上的航船,只要时间看不见尽头,政治精英们经营国家就是没有尽头的,国家必须永远的成长不能停下来。也只有永远成长下去才能生存和实现竞争力。 因为法国比欧洲其他国家更早爆发革命,所以也就更早地实现了文明跃升,更早地确立共和体制。共和体制让法国真正成为能够细水长流长久发展的国家。
反观近代德国与日本,科技工业的快速发展暂时给予了他们对周边国家的优势,但由于政治文明的落后与国家军事科技工业强大相结合的所产生的畸形态势,使得国家实力在每一个时间段里的提升都只不过是为下一次赌博积攒足够的筹码而已,赌注越来越大,最终把整个国家都搭进去才算完。
曾经被德国日本入侵的中国,法国,苏联(俄罗斯),现在都是核大国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日本德国却连真正主权国家的地位都不具备(当然这对周边国家都是未必不是好事),何其讽刺!
斗争的历史暗涵宿命的逻辑,革命如果是必然,就让他来得更快来得更猛烈
近年来互联网上在讨论革命与改革的话题时都比较喜欢拿出英美两国来举例子,例证改革需要一种保守主义精神,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任何像法国大革命这样剧烈的革命都会造成太大伤害与后续的不确定后果,是应该尽力避免的。
首先,所谓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也要看有没有好的平台与基础让每一次微调式的改革能够发挥作用。事实上,英美两国都经历过惨烈程度绝对堪比法国大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将王权纳入牢笼并实现了私有财产保障与贸易自由,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国家独立与宪政体制,南北战争确保了国家统一并将落后经济体制剪除掉。他们有条件以英美法系为基础进行日拱一卒式的改革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样基础,那么改革就只能是王侯将相们出于统治阶级自身利益而给予的“恩赐”,这样的恩赐或许可以为巨大进步不断地打下基础,但创造新天新地的那一步必须撼天动地,必须疾风骤雨,更必须是由人民群众撸起袖子自己来争取。
法国人永远等不到波旁王朝自己废掉腐朽的特权传统,英国人永远等不到国王自发地尊重个人财产和贸易自由,美国人永远等不到母国给予殖民地人民公平待遇,也永远等不到南方的奴隶主们良心发现将自由身还给黑奴让他们成为自由的劳动力。中国人永远也等不到满清王爷们将国家从私产变成人民的国家。
国际社会的残酷程度其实远超自然界,扩张性是国家的基本属性,战争与竞争才是历史的常态。对于国家来说不仅仅是不进则退甚至是不进则亡。革命是国家的宿命,是实现进步与生存必须要迈过的试炼之门。如果错了应该发生的革命,等待国家民族的只有两个后果:在矛盾弊病积累得更多后以更大的代价来革命,或者为错过革命而丧失历史的机遇迎来战败与灭亡。
如果没有南北战争实现美国统一,夏威夷、菲律宾、关岛与太平洋的主人就是日本人了。如果俄国没有十月革命建立苏联从而实现全面工业化,无法想象他们将在二战当中用什么来抵挡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在开战之前就制定好详细的要将被入侵民族彻底灭绝方案的恐怖入侵。
更能让中国人感同身受的,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打倒蒋介石腐朽统治集团,彻底实现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就绝不会有后来的全面工业化和工业化支撑的强大国防力量与核武器,绝不会有以强大国际地位为基础的改革开放,绝不会有今天令人炫目的发展成就与国际地位。
革命其实也是宿命,革命如果是必然,就让他来得更快来得更猛烈些。法国大革命,赞就完了!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津市弘达办公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法国大革命到底该如何评价?(下)把所有争议彻底讲清楚说明白 》